| 别名 | 凤眼子、矮桐子、岩桐子、臭梧桐子、 |
| 出处 | 《岭南采药录》 出自《岭南采药录》 |
| 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|
| 炮制 | |
| 性 | 平、 |
| 味 | 苦、微辛、 |
| 归经 | 肝、肺、 |
| 功效 | 平喘、止痛、祛风、祛风湿、 |
| 应用举例 | ①治气喘及风湿痛:臭梧桐花(带宿萼的果实)三至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 ②止牙痛:臭梧桐子,捣烂,和灰面、胡椒末共煎饼,贴在腮边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 ①治气喘及风湿痛:臭梧桐花(带宿萼的果实)三至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②止牙痛:臭梧桐子,捣烂,和灰面、胡椒末共煎讲,贴花腮边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 |
| 用法 | 内脏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敷贴。 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