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山海棠、公鸡酸苔、花叶一口血、花酸苔、 |
| 出处 | 《云南恳茅中草药选》 出自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 |
| 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性状鉴别 全草干燥皱缩,长0.6-1。根纤维状,黑褐色。地上茎有分枝,直径3-7mm,表皮黄色,密生红棕色长柔毛,并混生少数白毛。叶片斜心脏形,长等于叶柄,先端长渐尖,多少浅裂,裂片为宽三角形,锐尖头,边缘有小齿和睫毛,主脉上有疏柔毛,叶黄褐色。聚伞花序腋生,花红色。气微,味酸涩。 |
| 炮制 | |
| 性 | 凉、 |
| 味 | 涩、 |
| 归经 | |
| 功效 | 消炎、解毒、清肺、清热、散瘀消肿、解毒祛瘀、 |
| 应用举例 | 治跌打瘀肿:花酸苔、狗闹花叶适量,捣敷患部。 |
| 用法 | 外用:捣敷或研末撒。 外用:煎汤,6-9g。外用:适量;鲜品捣敷;或捣汁涂;或干品研末撒敷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