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暴牙郎、秤杆菜、满山红、三叶藤、大坛子根、大叶朝天罐、酒瓶果、小煨罐、野楷杷、映山红、秤杆树、遍山红、 |
| 出处 | 《贵州民间药物》 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 |
| 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|
| 炮制 | |
| 性 | 平、凉、 |
| 味 | 苦、甘、微涩、 |
| 归经 | 肝、大肠、 |
| 功效 | 解热毒、清热利湿、凉血止血、消肿解毒、 |
| 应用举例 | ①治痢疾:遍山红根或叶一两。煎水服。 ②治腹泻:遍山红全草一两。煎水服。 ③治疔疮:遍山红嫩叶捣碎敷患处;并用根一两煎水服。(选方出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 ①治痢疾:遍山红根或叶一两。煎水服。 ②治腹泻:遍山红全草一两。煎水服。 ③治疔疮:遍山红嫩叶捣碎敷患处;并用根一两煎水服。(选方出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 |
| 用法 | 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捣敷。 内服:煎汤,15-30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捣敷或研末撒。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