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粟米草、地杉树、鸭脚瓜子草、地麻黄、 |
| 出处 | 《贵州民间药物》 |
| 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 |
| 性状 | |
| 炮制 | |
| 性 | 平、 |
| 味 | 淡、微涩、 |
| 归经 | |
| 功效 | 清热解毒、抗菌消炎、 |
| 应用举例 | ①治腹痛泄泻:粟米草一两,青木香、仙鹤草各五至六钱。水煎,早晚各服一次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 ②治皮肤热疹:地麻黄捣烂包寸口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 ③治火眼:地麻黄嫩尖七朵,九里光嫩叶七张。两药混合捣烂塞鼻内,左眼痛塞右鼻孔,右眼痛塞左鼻孔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 |
| 用法 | 内服:煎汤,0.5~1两.外用:捣烂包寸口或塞鼻。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