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小鹅儿肠、小鹅儿肠、裂瓣朱槿、裂瓣槿、风铃佛桑花、五凤花、吐丝红、红花、南洋红花、吊灯花、 | 
| 出处 | 《贵州草药》 出自《贵州草药》 | 
| 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 
| 性状 | |
| 炮制 | |
| 性 | 平、凉、 | 
| 味 | 酸、辛、 | 
| 归经 | 肝、肾、 | 
| 功效 | 清热解毒、行滞、消食、 | 
| 应用举例 | ①治无名肿毒:小鹅儿肠、鱼鳅串各适量。捣绒包患处。(《贵州草药》) ②治骨折:小鹅儿肠、紫草、见血飞各等量。捣绒包患处。(《贵州草药》)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
| 用法 | 内服:煎汤,5-15g。 | 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