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牛屎柴、小豆柴、亮子药、米饭花、山胡椒、小米柴、 |
| 出处 | 《贵州民间药物》 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 |
| 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|
| 炮制 | |
| 性 | 温、毒、 |
| 味 | 涩、辛、 |
| 归经 | 肝、 |
| 功效 | 祛风解毒、杀虫止痒、活血止痛、 |
| 应用举例 | ①治疥疮及烂疮:小米柴煎水洗。 ②治疥疮发痒:小米柴叶搓绒,擦患处。(性味以下出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 ③治麻风:小米柴、三棱草、牛屎树各半斤。捣缄,煎水洗。(《贵州草药》) |
| 用法 | 外用:适量,煎水搽;或捣敷。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