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狸骨、 |
| 出处 | 《本草经集注》
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1.《本草图经》:狸骨及肉,《神农本草经》不载所出州士,今处处有之。其类甚多,以虎斑文者堪用,猫斑者不佳,皆当用头骨。 2.《纲目》:狸骨、猫骨,性相近,可通用之。 |
| 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|
| 炮制 | |
| 性 | 温、无毒、 |
| 味 | 辛、甘、 |
| 归经 | 心、肝、肾、 |
| 功效 | 杀虫、开郁、除风湿、安眠、镇心、祛风湿、解毒杀虫、 |
| 应用举例 | ①治瘰疬:狸头一枚。炙,捣筛,饮服方寸匕,日二。(《千金方》) ②治痔及瘘疮:狸骨,炙,和麝香、雄黄为丸服。(《孟诜方》) ①治瘰疬:狸头一枚。炙,捣筛,饮服方寸匕,日二。(《千金方》)②治痔及瘘疮:狸骨,炙,和麝香、雄黄为丸服。(《孟诜方》) |
| 用法 | 内服:研末入丸、散。外用:烧灰敷。 内服:研末冲,每次15-30g;或入丸、散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烧灰敷。 |
| 注意事项 | 孕妇禁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