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鲤鱼鳞、 |
| 出处 | 《食疗本草》 出自《食疗本草》 |
| 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|
| 炮制 | |
| 性 | 寒、 |
| 味 | 咸、甘、 |
| 归经 | 肝、肺、脾、 |
| 功效 | 止血、散血、 |
| 应用举例 | ①治痔漏:黑鲤鱼鳞二、三甲,以薄编茧裹如枣柱样纳之。(《儒门事亲》) ②治诸鱼骨鲠:鲤脊三十六鳞,焙研,凉水服之。(《卫生杂兴》) ③治鼻衄:鲤鱼鳞炒成灰,研为末,冷水调下一、二钱。(《普济方》) ①治痔漏:黑鲤鱼鳞二、三甲,以薄编茧裹如枣柱样纳之。(《儒门事亲》)②治诸鱼骨鲠:鲤脊三十六鳞,焙研,凉水服之。(《卫生杂兴》)③治鼻衄:鲤鱼鳞炒成灰,研为未,冷水调下一、二钱。(《普济方》) |
| 用法 | 内服:烧灰研末,3-6g。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