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染山红、臭毛漆树、山漆、山贼仔、漆树、痒漆树、擦子树、漆木、野漆树、 |
| 出处 | 野漆树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云:“野漆树,山中多有之。枝干俱如漆,霜后叶红如乌桕叶,俗亦谓之染山红。结黑实,亦如漆子。”并附图1帧。据所述及图示,其原植物与今野漆一致。 |
| 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|
| 炮制 | |
| 性 | 平、毒、 |
| 味 | 苦、涩、 |
| 归经 | |
| 功效 | 解毒、止血、止痛、平喘、散瘀消肿、散瘀止血、 |
| 应用举例 | |
| 用法 | 2~3钱。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 内服:煎汤,6-9g。外用:适量,捣烂敷。 |
| 注意事项 | 漆树过敏者宜慎用。 对漆过敏者慎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