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小鸡骨常山、见血飞、鸡舌头树、洋笔桃、闹狗药、 |
| 出处 | 《贵州民间药物》 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 |
| 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性状鉴别 叶片枯绿色,略卷缩,展平后呈披针形或倒披针形,长4-13.5cm,宽0.8-2.5cm,先端渐尖,基部窄楔形,两面无毛,侧脉27-66对;叶柄长0.8-1.5cm。薄纸质。气微,有大毒。 |
| 炮制 | |
| 性 | 温、大毒、 |
| 味 | 辛、 |
| 归经 | |
| 功效 | 生肌、止血、止痛、散血、痈肿、解毒、排脓、 |
| 应用举例 | |
| 用法 | 外用:捣烂敷或研末撒。 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未撒。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