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刺矾松、蓝雪草、小蓝雪草、刺矶松、刺矶松、鸡娃草、 |
| 出处 | 《陕甘宁青草药选》 出自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 |
| 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|
| 炮制 | |
| 性 | 寒、 |
| 味 | 苦、 |
| 归经 | |
| 功效 | 杀虫止痒、杀虫、解毒、蚀恶肉、 |
| 应用举例 | ①治神经性皮炎,牛皮癣:鲜鸡娃草,捣烂成糊状,涂敷局部,每日二次,三至五日为一疗程。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 ②治疣痣、恶肉:蓝雪草茎叶,晒干碾末,调制成油膏涂敷。(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) ③治足癣、头癣、体癣、手癣:鸡娃草二两,加95%酒精适量,浸泡五天。外涂患处。(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 |
| 用法 | 外用适量。 外用:捣敷或酒浸;或研末制成油膏涂敷。 外用:适量,鲜草捣烂成糊状,湿敷局部;浸酒涂;研末制成油膏涂敷。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