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土肉桂、假桂皮、小粘药、山肉桂、土桂皮、 |
出处 | |
来源 | 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,呈板状片块。表面棕色或灰褐色。,皮孔点状或纵向长圆形,老树皮常有灰绿色地衣斑;内面棕色或深棕色。气香,味甜微辣。 显微鉴别,树皮横切面:木栓细胞十余列,最内层细胞壁增厚。皮层为十数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,长径32-60(-70)μm,短径20-36μm,含少量针晶,有石细胞及分泌细胞散在,石细胞类方形或圆形,直径28-60μm,长圆形的长径40-80μm,短径20-44μm,多数一侧壁薄,有单纹孔;分泌细胞椭圆形,长径64-112μm,短径60-72μm,类圆形的直径64-96μm。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群,断续连成环带状,石细胞大小悬殊,石细胞带外侧有时可见纤维束伴在。韧 皮射线2-3列细胞,细胞呈径向长方形或方形,含针晶,长8-16μm;韧皮纤维单个稀疏散在,长330-657μm,直径28-32μm。 |
炮制 | |
性 | 温、 |
味 | 辛、甘、 |
归经 | 胃、肝、脾、 |
功效 | 痛经、止痛、温经、祛风散寒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5-10g;研末,1-1.5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或调敷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