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南豆花、南豆花、扁豆花、 |
出处 | 《本草图经》 出自《本草图经》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干燥花呈扁平不规则三角形。下部有绿褐色钟状的花萼,萼齿5,外面被白色短毛。花瓣5片,皱缩,黄白色或黄棕色,有脉纹,未开放的花外为旗瓣所包,开放后即向外反折,翼瓣位于两侧,龙骨瓣镰钩状;雄蕊10,其中9枚基部联合;里面有一黄绿色柱状的雌蕊,弯曲,先端可见白色细毛绒。质软,体轻。气微香,味淡。以朵大、色白、干燥者为佳。
性状鉴别 花呈扁平不规则三角形,长、宽约1cm。下部有绿褐色钟状的花萼,萼齿5,其中2齿几合生,外被白色短柔毛。花瓣5,皱缩,黄白、黄棕或紫棕色,未开放的花外为旗瓣包围,开放后,广卵圆形的旗瓣则向外反折;两侧为翼瓣,斜椭圆形,基部有小耳;龙骨瓣镰钩状,几弯成直角。雄蕊10,其中9枚基部联合;内有一柱状雌蕊,弯曲。质软,体轻。气微香,味淡。以朵大、色黄白、气香者为佳。 粉末特征:土黄色。①花粉粒类圆形、长圆形,直径35-50μm,表面有细网状雕纹,具3个萌发孔。②非腺毛甚多,1-3细胞,完整者42-380(-600)μm,顶端细胞甚长,先端多锐尖。③腺毛头部4-8细胞,倒卵形,柄1-3个细胞。④萼片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,垂周壁平直或稍弯曲,可见腺毛、非腺毛或毛脱落痕;气孔不定式。⑤花冠表皮细胞表面观呈类多角形或不规则形,壁稍弯曲,表面有细密的角质纹理;横切面观外壁向外隆起,或略呈乳突状。⑥草酸钙棱晶成片存在于萼片薄壁细胞中,呈长双柱形。⑦有花粉囊内壁细胞,形状不规则,壁螺状增厚。⑧药隔细胞壁菲薄。 |
炮制 | 去柄,筛去泥土,拣去杂质及黑色花朵。 去柄,筛去泥土,拣去杂质及黑色花朵。 |
性 | 平、无毒、 |
味 | 甘、 |
归经 | 胃、脾、大肠、 |
功效 | 解暑化湿、止泻、消肿、消暑、止带、化湿、和中、健脾、和胃健脾、去瘀生新、清热除湿、健脾和胃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一切泄痢:白扁豆花正开者,择净勿洗,以滚汤瀹过,和小猪脊肉一条,葱一根,胡椒七粒,酱汁拌匀,就以瀹豆花汁和面包作小馄饨,炙熟食之。(《必用食治方》) ②治妇人白崩:白扁豆花(紫者勿用)焙干为末,炒米煮饮入烧盐,空心服。(《奇效良方》) ①治一切泄痢:白扁豆花正开者,择净勿洗,以滚汤瀹过,和小猪脊肉一条,葱一根,胡椒七粒,酱汁拌匀,就以瀹豆花汁和面包作小馄饱,炙熟食之。(《必用食治方》)②治妇人白崩:白扁豆花(紫者勿用)焙干为末,炒米煮饮入烧盐,空心服。(《奇效良方》)。 |
用法 | 1~3钱,鲜者加倍。 内服:煎汤,1.5~3钱;或研末。外用:捣敷。 内服:煎汤,3-9g;或研末;或捣汁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