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山楂核、 |
出处 | 《滇南本草》 出自《滇南本草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种子呈橘瓣状椭圆形或卵形,长3-5mm,宽2-3mm。表面黄棕色,背面稍隆起,左右两面平坦或有凹痕。质坚硬,不易碎,气微。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 |
味 | 苦、 |
归经 | 胃、肝、 |
功效 | 催生、散结、消食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胃积坚久,嘈杂吞酸,胁间积块作痛:山楂核五钱(炒黄,研),沙蒺藜五钱(焙),鸡内金五钱(焙黄),共为细末。每服一钱,白滚水送下。忌生冷。(《滇南本草》) ②治难产:山楂核七七粒,百草霜为衣,酒吞下。(《海上方》) ③治阴肾癫肿:橄榄核、荔枝核、山楂核等分。烧存性,研末,每服二钱,空心,茴香汤调下。(《纲目》) |
用法 | 内服:入丸、散。 内服:煎汤,3-10g;或研末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