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芒萁骨根、 |
出处 | 《福建民间草药》 出自《福建民间草药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、 |
性状 | 1.性状鉴别 本品根状茎细长,有分枝,粗2.2-5mm,褐棕色,坚硬,木质,被棕黄色毛,具短须根;易折断,断面明显分为二层,外层为棕色皮层,中央为淡黄色中柱。 2.显微鉴别 根状茎横切面:表皮细胞1列。下表皮细胞壁木化加厚,近内皮层的4-6列细胞壁强烈加厚,几无胞腔;内皮层凯氏点明显。原生中柱,维管束周韧型。薄壁细胞含有淀粉粒。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凉、 |
味 | 苦、甘、 |
归经 | 膀胱、 |
功效 | 止咳、清热利湿、化瘀止血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湿热臌胀:鲜芒萁根茎半斤,煎汤,冲入烧酒适量,早晚分服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 ②治小便淋沥不畅:鲜芒萁根一两,水煎调冰糖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鲜者1~2两。外用:捣敷。 内服:煎汤,15-30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