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白毛夏枯草、散血草、金疮小草、青鱼胆草、苦草、苦地胆、筋骨草、 |
| 出处 | 《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》 出自《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》 |
| 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|
| 炮制 | 洗净,晒干,切碎用。 |
| 性 | 寒、无毒、 |
| 味 | 苦、 |
| 归经 | |
| 功效 | 清热解毒、消肿、凉血、平肝、退热、清热凉血、凉血消肿、 |
| 应用举例 | ①治肺热咯血:筋骨草五钱,白芽根一两,冰糖一两。水煎服。 ②治扁桃体炎,咽炎,喉炎:筋骨草五钱至一两。水煎服。或用筋骨草鲜草四至五株,加豆腐共煮,吃豆腐并饮汤。 ③治跌打伤,扭伤:鲜筋骨草加少量生姜、大葱,捣烂外敷。 ①治肺热咯血: 筋骨草五钱,白茅根一两,冰糖一两。水煎服。②治扁桃体炎,咽炎,喉炎: 筋骨草五钱至一两。水煎服。或用筋骨草鲜草四至五株,加豆腐共煮, 吃豆腐并饮汤。③治跌打伤,扭伤: 鲜筋骨草加少量生姜、大葱,捣烂外敷。 |
| 用法 | 0.5~2两;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 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蛋烂敷。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