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毛犀、牦牛、旄牛、犣牛、猫牛、竹牛、毛牛、牦牛角、 |
出处 | 《纲目》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。 1.《山经经》郭璞传:牦牛,牛属也,黑色,出西南。 2.《本草纲目》:牦牛,出甘肃临洮及西南,野牛也,人多畜养之。状如水牛,体长多力,能载重,迅行如飞,性至粗梗。髀、膝、尾、背、胡下皆有黑毛,长尺许。其尾最长,大如斗,亦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|
炮制 | |
性 | 凉、无毒、 |
味 | 咸、酸、 |
归经 | 胃、心、肝、 |
功效 | 清心、凉血、镇痉、镇静、解热、熄风、清热解毒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0.6~1钱,水煎服或磨水冲服。 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 内服:煎不汤,15-30g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