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大红珊瑚、红珊、火树、红珊瑚、珊瑚、 |
出处 | 《唐本草》
出自《唐本草》。 1.《本草衍义》:珊瑚,有一等红油色,有细纵纹,可爱;又一种如铅丹色,无纵纹,为下。入药用红油色者。 2.《纲目》:珊瑚生海底,五、七株成林,谓之珊瑚林。红色者为上;亦有黑色者,不佳;碧色者亦良。昔人谓碧者为青琅歼。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完整者如小树。一般均已碎断成短棒状,长2~3厘米,直径3~5毫米。有分枝或小突起,周围有许多小孔,红色,质坚硬如瓷,不易折断。气味均无。以内外皆红、体重、坚脆而粗壮者为佳。 性状鉴别 日本红珊瑚呈断碎的树枝状或短棒状,长1-1.5cm,直径2-6cm。表面红色而油润,部分呈黄色,具瓷样光泽,并有明显的细蜜蜂 纵沟,有的可见散在的小突起和小孔。质坚硬不易折断,断面中心部多呈黄色,粗大者呈空心筒状,细小者平坦无孔。气味均无。 显微鉴别 生物显微镜下,粉末呈半透明的具棱角状的颗粒,并可见少量的珊瑚虫触手残段。偏光镜下,可见颗粒状及纤维状日粒,并有薄片状晶粒,其大小和排列方式不同,均为明显的正或负突起,明显的双折射和高级白的干涉色。 |
炮制 | 洗净晾干,研成细粉。 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洗净,研成细粉,再水飞制成极细粉,干燥。 |
性 | 平、无毒、 |
味 | 甘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明目、去翳明目、安神镇惊、止血、敛疮、镇心、镇惊安神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小儿眼有障翳:珊瑚,细研如粉。每点时,取如黍米大,纳在翳上,日再点之。(《圣惠方》珊瑚散) ②去肤翳:珊瑚、贝子、真珠、琥珀、石蟹。为极细末,点入目中。(《本草经疏》) ③治心神昏冒,惊痫卒倒,或怔忡烦乱:大红珊瑚、琥珀、真珠各一钱(研极细),人参、白术、当归、胆星各三钱(共研末)。和珊瑚等末,每服一钱,灯心汤调下。(《方脉正宗》) ④治心肺郁热,吐衄不止:大红珊瑚,徐徐研极细如粉。每服二分,百合煮成糊,调服。(《彭氏家抄方》) ①治小儿眼有障翳:珊瑚,细研如粉。每点时,取如黍米大,纳在翳上,日再点之。(《圣惠方》珊瑚散) ②去肤翳:珊瑚、贝子、真珠、琥珀、石蟹。为极细末,点入目中。(《本草经疏》) ③治心神昏冒,惊痫卒倒,或怔忡烦乱:大红珊瑚、琥珀、真珠各一钱(研极细),人参、白术、当归、胆星各三钱(共研末)。和珊瑚等末,每服一钱,灯心汤调下。(《方脉正宗》) ④治心肺郁热,吐衄不止:大红珊瑚,徐徐研极细如粉。每服二分,百合煮成糊,调服。(《彭氏家抄方》) |
用法 | 内服少量,外用适量。 内服:研末,1~2分。外用:研细末点眼。 内服:研末,0.3-0.6g。外用:适量,研细末点眼虞调敷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