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香椿皮、春颠皮、椿皮、椿白皮、 |
出处 | 《食疗本草》 椿,《新修本草》始着录,谓:“椿、樗(臭椿)二树,形相似,樗木疏,椿木实。”《纲目》载:“椿、樗、栲,乃一木三种也。椿木皮细肌实而赤嫩,叶香甘可茹;樗木皮粗肌虚而白,其叶臭恶,歉年人或采食;栲木即樗之生山中者,木亦虚大,梓人亦或用之,然爪之如腐朽,故古人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①椿根白皮(《经验方》) 干燥根皮为块状或长卷形,厚薄不一,外表面为红棕色,内表面有毛须。质轻松,断面纤维性。气微,味淡。 ②椿木皮(《唐本草》) 又名:春尖皮。干燥树皮呈长片状。外表面红棕色裂片状,有顺纹及裂隙,内表面黄棕色,有细皱纹。质坚硬,断面显着纤维性。稍有香气,味淡。 性状鉴别 本品呈半卷筒状或片状,厚0.2-0.6cm。外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,有纵纹及裂隙,有的可见圆形细小皮孔。内表面棕色,有细纵纹。质坚硬,断面纤维性,呈层状。有香气,味淡。 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:木栓层细胞10余列,呈红棕色。皮层较薄,由数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组成,内侧散有成束的纤维,纤维壁增厚呈层纹状,微木化。韧皮部较宽,韧皮纤维数个成束,断续排列成环状,壁略呈层纹状增厚,木化;射线宽2-5列细胞。皮层和韧皮部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、簇晶。 粉末特征:淡红棕色。①纤维甚多,直径10-40μm,壁厚,有的呈波浪形,木化;孔沟明显,层纹有的明显,有的与草酸钙方晶、簇晶形成晶纤维。②草酸钙方晶,直径5-35μm。③草酸钙簇晶较多,直径5-37μm,存在于薄壁细胞内或散在。有的薄壁细胞内含点状红棕色物质。 |
炮制 | 椿白皮:除去栓皮,清水浸泡,捞出,润透,及时切丝或切成方块,晒干。炒椿白皮:先将麸皮撒入锅内,加热至烟起时,再将椿白皮倒入,拌炒至两面焦黄色,取出,筛去麸皮,放凉。(每椿白皮100斤,用麸皮10斤) ①《雷公炮炙论》:"凡使(椿)根,采出拌生葱蒸半日,出生葱,细锉,用袋盛挂屋南畔,阴干用。" ②《本草求原》:"去粗皮,醋炙、蜜炙用。" |
性 | 微寒、毒、平、 |
味 | 苦、涩、甘、 |
归经 | 胃、大肠、 |
功效 | 杀虫、止血、涩肠、发表、止带、除热、燥湿、接骨、清热燥湿、发表散寒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休息痢,昼夜无度,腥臭不可近,脐腹撮痛,诸药不效:诃子五钱(去核梢),椿根白皮一两,母丁香三十个。上为细末,醋面糊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陈米饭汤入醋少许送下,五更,三日三服。(《脾胃论》诃黎勒丸) ②治湿气下痢,大便血,白带,去脾胃陈积之疾:椿根皮四两,滑石二两。上为末,粥丸桐子大,空心白汤下一百丸。(《丹溪心法》) ③治小儿疳痢,渴瘦:椿木根(干,末之)、粟米(春粉),以蜜和作丸,服五丸至七丸、十丸,以瘥为度。(《广济方》) ④治脏毒,赤白痢:香椿(净洗刷,剥取皮,日干)为末,饮下-钱。(《经验方》) ⑤治淋浊,白带:椿根白皮二两。酌加水煎服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 ⑥治腹中痞块:香椿白皮二斤(切碎)。入锅内煎水,去渣熬成膏,摊布上,先以姜擦去腹皮垢腻,以火烘热药,贴痞块上,其初微痛,半日后即不痛,俟其自落。或加麝香少许,贴后,周围破烂出水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 ⑦治胃溃疡出血:椿芽木皮烧存性、金银花藤八钱。水煎服。(广西《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》) ⑧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:香椿树根皮六钱。水煎服。(徐州市《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》) 椿,《夏书》作杶,《左传》作橁,《山海经》作櫄。按春字古代作旾。《说文》"屯象草木之初生。"从日作屯(春),会意兼形声。故从木作杶,即今椿字。段注:"橁,非即杶字也。"《五经文字》谓"与杶同物异名。"櫄,《说文》:"杶,或从熏。"《急就篇》颜师古注:"椿字或作櫄。"而熏字又同熏,《文选》李善注:"熏,香气也。"可见以櫄为名,则与其嫩叶气香有关,故又称香椿。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2~4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煎水洗或熬膏涂。 内服:煎汤,6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熬膏涂;或研末调敷。 |
注意事项 | 《本草经疏》:"脾胃虚寒者不可用,崩带属肾家真阴虚者亦忌之,以其徒燥故也。凡带下积气未尽者亦不宜遽用。" 泻痢初起及脾胃虚寒者慎服。 《本草经疏》:“脾胃虚寒者不可用,崩带属肾家真阴虚者亦忌之,以其徒燥故也。凡滞下积气未尽者,亦不直遽用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