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沙灯笼、灯笼草、水灯笼、打卜草、打额泡、天泡草、王母珠、黄灯笼、小酸浆、灯笼泡、天泡果、天泡子、 |
出处 | 《分类草药性》 出自《分类草药性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以全草幼嫩、色黄白,带果宿萼多者为佳。 |
炮制 | |
性 | 寒、无毒、 |
味 | 苦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杀虫、止咳、利尿、渗湿、清热利湿、软坚散结、解毒杀虫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黄疸:天泡子、阳雀花根、红檬树皮(煅),木通、臭草根。煎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 ②治小儿天泡疮:天泡子研末,麻油调搽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 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煎水洗或研末调敷。 |
注意事项 | 《四川中药志》:"无湿热瘀滞者忌用。" 《四川中药志》:无湿热瘀滞者忌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