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首页 药材库 刺萝卜

刺萝卜

别名 大刺儿菜、大刺盖、老虎脷、山萝卜、刺萝卜、牛喳口、鸡母刺、大恶鸡婆、山老鼠簕、将军草、牛口刺、马刺草、马蓟、虎蓟、刺蓟、山牛蒡、鸡项草、鸡脚刺、野红花、茨芥、牛触嘴、鼓椎、鸡姆刺、恶鸡婆、大牛喳口、猪姆刺、六月霜、蚁姆刺、老虎喇、驴扎嘴、马刺刺、刺秸子、牛口舌、老虎刺、草鞋刺、大蓟、
出处 《本草经集注》
来源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
性状 ①干燥全草,茎圆柱形,粗约4~10毫米,表面紫褐色或褐色,有纵皱纹,密被灰白色丝状络毛;质松而脆;折断面黄白色,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却。叶片多数脱落,残留的叶绿褐色或焦褐色,多破碎皱缩,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,质脆而易脱落。头状花序存留于枝端,管状花多萎落不存,总苞枯黄色,表面微带紫黑色,白色羽毛状冠毛外露。气微弱,味淡。以色灰绿、无杂质者为佳。
②干燥块根呈长圆锥形,或微弯曲,表面黑褐色,具细密的纵纹,有时有屈曲的纵槽;顶端和根茎相连部分带纤维性,末端细瘦部分通常切除,长6~10厘米,直径5~15毫米。质稍硬而脆,折断面较整齐,黄白色,略带颗粒状。以粗壮、无须根、芦头者为佳。
炮制 大蓟:拣去杂质,清水洗净,润透,切段,晒干。大蓟炭:取净大蓟置锅内用武火炒至七成变黑色,存性,过铁丝筛,喷洒清水,取出晒干。
《本草通玄》:"酒洗或童便拌,微炒。"
凉、平、无毒、
甘、苦、
归经 脾、肝、肾、肺、
功效 凉血止血、痈肿、生肌、止血、消炎、凉血、安胎、祛瘀、消疮、排脓、退肿、消痈肿、散瘀消肿、祛瘀消肿、
应用举例 1、上消化道出血:大蓟根5两(研细粉),白糖1两,香料适量,混匀。每服3克,每日3次。
2、肺结核咯血:大蓟、小蓟、荷叶、侧柏叶、茅根、茜草、栀子、大黄、牡丹皮、棕榈等量。共炒炭存性,研细粉。用白藕捣汁或生萝卜汁调药粉3~5钱,饭后服。
3、功能性子宫出血,月经过多:大蓟、小蓟、茜草、炒蒲黄各3钱,女贞子、旱莲草各4钱。水煎服。
4、产后流血不止:大蓟、杉木炭、百草霜各5钱。水煎2次分服,每日1剂。
5、慢性肾炎:大蓟根1两,中华石荠苧4钱,积雪草、兖州卷柏、车前草各5钱,加猪瘦肉适量,水燉,早晚分服。 ①治心热吐血、口干:刺蓟叶及根,捣,绞取汁,每服一小盏,频服。(《圣惠方》)
②治吐血衄血,崩中下血:大蓟一握。捣,绞取汁,服半升。(《本草汇言》)
③治肺热咳血:大蓟鲜根一两。洗净后杵碎,酌加冰糖半两,和水煎成半碗,温服,日服两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④治热结血淋:大蓟鲜根一至三两。洗净捣碎,酌冲开水炖一小时,饭前服,日服三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⑤治妇人红崩下血,白带不止:大蓟五钱,土艾叶三钱,白鸡冠花子二钱,木耳二钱,炒黄柏五钱(如白带,不用黄柏)。引水酒煨服。(《滇南本草》)
⑥治肠痈、内疽诸证:大蓟根叶、地榆、牛膝、金银花。俱生捣汁,和热酒服。如无生鲜者,以干叶煎饮亦可。(《本草汇言》)
⑦治肺痈:鲜大蓟四两。煎汤,早晚饭后服。(《闽东本草》)
⑧治疔疖疮疡,灼热赤肿:大蓟鲜根和冬蜜捣匀贴患处,日换两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⑨治跌扑损伤,瘀血作痛:大蓟汁,和热酒饮。(《本草汇言》)
⑩治结核于项左右,或栗子疮红肿溃烂出脓久不收口者:独根大蓟,不拘多少,或煮水牛肉,或猪肉,或单用,煨点水酒服。外用新鲜大蓟捣烂,入发灰、儿茶、血竭同拌,敷疮口,生肌。(《滇南本草》)
⑾治汤火烫伤:大蓟新鲜根,以冷开水洗净后捣烂,包麻布炖热绞汁涂抹,日二、三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⑿治妇女干血痨或肝痨,恶寒发热,头疼,形体消瘦,精神短少:新鲜大蓟二两,黄牛肉四两。共入罐内煮烂,天明吃毕后复熟睡。忌盐。(《滇南本草》)
⒀治漆疮:大蓟鲜根一握。洗净,加些桐油捣烂,用麻布包炖热绞汁涂抹,日三、四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⒁治副鼻窦炎:鲜大蓟根三两,鸡蛋二至三个。二味同煮,吃蛋喝汤。忌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(《全展选编·五官科》)
⒂治带状疱疹:大蓟、小蓟、鲜牛奶各适量。将大、小蓟放在鲜牛奶中泡软后,捣成膏,外敷。(内蒙古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
用法 0.5~1两;外用鲜品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 内服:煎汤,1.5~3钱(鲜者1~2两);捣汁或研末。外用:捣敷或捣汁涂。
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。
①《品汇精要》:"忌犯铁器。"
②《本草经疏》:"不利于胃弱泄泻及血虚极,脾胃弱不思饮食之证。"
上一条:铺墙草
下一条:下山虎
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。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
轻壹数据 [ data.cndoct.com ] 版权所有

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苏B2-20120193    工业信息化产业部备案编号: 苏ICP备12056281号-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