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丁癸草根、 |
| 出处 | 《生草药性备要》 出自《生草药性备要》 |
| 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|
| 炮制 | |
| 性 | 凉、 |
| 味 | 甘、 |
| 归经 | 脾、 |
| 功效 | 解毒、疗疮、清热、解热毒、清热解毒、 |
| 应用举例 | ①治脚气浮肿酸痛:鲜丁癸草根一两半,猪脚节一个炖服,连服三、五次。(《泉州本草》) ②治瘰疬:丁癸草根四两,酒八两。同煎服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 ③消蛇疮,理蛇伤:丁癸草根,煅存性掺之。(《本草求原》) ④治毒蛇咬防:鲜丁癸草根或全草,捣绞汁内服一小杯,渣敷患处,六小时后,再服再敷。(《泉州本草》) 1、治脚气浮肿酸痛:鲜丁癸草根一两半,猪脚节一个炖服,连服三、五次。(《泉州本草》)2、治瘰疬:丁癸草根四两,酒八两。同煎服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3、消蛇疮,理蛇伤:丁癸草根,煅存性掺之。(《本草求原》)4、治毒蛇咬伤:鲜丁癸草根或全草,捣绞汁内服一小杯,渣敷患处,六小时后,再服再敷。(《泉州本草》) |
| 用法 | 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煅存性研末撒。 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煅存性研末撒。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