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南狐、狐、狐狸、狐肉、 |
出处 | 《唐本草》 出自《唐本草》。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|
炮制 | |
性 | 温、无毒、 |
味 | 甘、咸、 |
归经 | 胃、心、肾、脾、 |
功效 | 补虚、祛风、解毒、温中、解疮毒、镇静安神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惊痫,神情恍惚,语言错谬,歌笑无度:狐肉一片及五脏,治如食法,豉汁中煮,五味和作羹或作粥、炙食,并得。京中以羊骨汁鲫鱼替豉汁。(《食医心镜》狐肉羹) ②治水积黄肿:狐肉配陈腊肉炖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 ③治疥疮不瘥:狐肉、一支箭,夏枯草、蒲公英、侧耳根。共炖汤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 |
用法 | 4~7两,炖服。 内服:煮食或煎汤,4~8两。 内服:煮食或煎汤,120-240g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