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雪山点地梅、喉咙草、北方点地梅、 |
出处 | |
来源 | 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:主根直径0.5-2mm,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,有支根或支根痕;质稍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。叶莲座状丛生,多破碎,完整者呈倒披针形、长圆状披针形或狭菱形,长8-10mm,宽2-4mm,先端钝或稍锐尖,下部渐狭,中部以上边缘具稀疏牙齿,上面有极短的毛,叶面黄绿色;质脆,易碎。花葶长短不一,黄绿色或下部暗紫色,具分叉毛;伞形花序多花;花冠白色。有时可见先端5瓣裂的蒴果,浅橙黄色,内有多数种。气微,味淡。 |
炮制 | |
性 | 微寒、 |
味 | 辛、苦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9-30g;或代茶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