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山核桃、箭头草、匙头菜、银地匙、白毛叶地丁草、地丁子、怀胎草、地核桃、 |
出处 | 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 出自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多皱缩成团,深绿色或枯绿色。根茎稍长,主根圆锥形。全株有毛茸,叶基生,湿润展平后,叶片呈心形或近圆形,先端钝或圆,基部稍呈心形,边缘有浅锯齿。花基生,具柄,淡棕紫色,两侧对称。蒴果球形,具毛茸,果柄下弯。气微,味微苦。 |
炮制 | |
性 | 寒、无毒、 |
味 | 苦、辛、涩、甘、 |
归经 | 肺、 |
功效 | 清热解毒、止痛、散瘀消肿、消肿止血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肺痈:毛果堇菜八钱,鱼腥草五钱,金剑草二两。水二斤,煎成一斤,分四次,调食盐或糖,每二小时服一次,续服五至七日。(《泉州本草》) ②治刀伤出血:地核桃捣烂,敷伤处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 ③治跌打损伤:地核桃三至五钱。捣汁,兑温酒服,并取渣敷患处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3~5钱(鲜用0.5~1两);或捣汁。外用:捣烂敷。 内服:煎汤,9-15g,鲜品15-30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