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硬紫菀、土紫菀、蹄叶紫菀、马蹄紫菀、葫芦七、大救驾、荷叶七、蹄叶紫菀、山紫菀、 |
出处 |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根茎横生,为不规则块状,上方有茎基痕及残存叶柄,下方密生多数细长的须根。很长3-10cm,直径0.1-0.15cm,集成马尾状或扭曲成团块状;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,密生黄色或黄棕色短绒毛,有纵皱纹。体轻,质脆,易折断。断面中央有浅黄色木心。有特殊香气,味辛辣。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:表皮细胞略呈多角形,黄棕色,壁木栓化,常延伸成细长的单细胞毛,黄棕色,短的呈乳头状突出,长的可至1000μm以上,宽11-23μm。表皮下有1列栓化的下皮细胞。皮层约为20列类圆形薄壁细胞,其中有离生油室4-6个,内径68-132μm,并与中柱内的韧皮部相对;内皮层凯氏带明显。中柱初生木质部4-6原型,中心通常无髓。 |
炮制 | |
性 | 温、 |
味 | 辛、苦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止咳、润肺、止痛、化痰、祛痰、理气活血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2~3钱。 内服:煎汤,8-15g;或研粉。 |
注意事项 | 阴虚、肺热、干咳者慎服。《陕西中草药》:"忌浆水;阴虚、肺热、干咳者慎用。"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