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红甘蔗、薯蔗、干蔗、接肠草、竿蔗、糖梗、糖梗、甘蔗、 |
出处 | 《别录》
出自1.《别录》。 2.孟诜:蔗有赤色者,名昆仑蔗,白色者名荻蔗。竹蔗以蜀及岭南者为胜,江东虽有,而劣于蜀产。会稽所作乳糖,殊胜于蜀。 3.《纲目》:蔗皆畦种,丛生,最困地力,茎似竹而内实,大者围数寸,长六、七尺,根下节密,以渐而疏。抽叶如芦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|
炮制 | 1.净制:去除根、叶及茎尖,洗净,刮掉外表腊粉,表皮及节芽等。 2.切制:绞、切成小节、碎块、生食(嚼汁)或捣汁。 |
性 | 平、无毒、寒、 |
味 | 甘、涩、 |
归经 | 脾、胃、肺、肝、小肠、 |
功效 | 和中、下气、润燥、解酒毒、补脾、止渴、行水、清热生津、生津止渴、利咽喉、强筋骨、清火、健脾、息风、利大小肠、养血、解毒、生津、除热、补气、和胃、消痰、平肝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发热口干,小便涩:甘蔗,去皮尽令吃之,咽汁。若口痛,捣取汁服之。(《外台》) ②治胃反,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旋旋吐者:甘蔗汁七升,生姜汁一升。二味相和,分为三服。(《梅师集验方》) ③治卒干呕不息:蔗汁,温令热,服一升,日三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 ④治虚热咳嗽,口干涕唾:甘蔗汁一升半,青粱米四合。煮粥,日食二次,极润心肺。(《纲目》) 甘蔗莱菔汤《山家清供》:酒食过度。甘蔗生姜汁《梅师集验方》:治疗反胃。 |
用法 | 鲜秆1~3两,水煎或榨汁冲服。 内服:甘蔗汁,2~4两。外用:捣敷。 内服:甘蔗汁,30-90g;或榨汁饮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 |
注意事项 | 脾胃虚寒者慎服。 ①《本草经疏》:"胃寒呕吐,中满滑泄者忌之。" ②《本草汇言》:"多食久食,善发湿火,为痰、胀、呕、嗽之疾。" 脾胃虚寒者慎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