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鹿耳林、大黑药、狮子草、臭叶子、六棱菊、臭树、归经草、山林丹、野腊烟、鱼富有、鹿耳林、臭灵丹、 |
| 出处 | 《滇南本草》 出自《滇南本草》 |
| 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|
| 炮制 | |
| 性 | 寒、 |
| 味 | 苦、辛、 |
| 归经 | |
| 功效 | 清热解毒、消肿、痈肿、解毒、活血、清热、 |
| 应用举例 | ①治腮腺炎:鲜臭灵丹,捣烂敷患处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 ②治小儿痘后痘毒不收口:臭灵丹叶贴之。(《滇南本草》) ③截疟:臭灵丹尖七个。捣汁点烧酒服。(《滇南本草》) ①治腮腺炎:鲜臭灵丹,捣烂敷患处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②治小儿痘后痘毒不收口:臭灵丹叶贴之。(《滇南本草》)③截疟:臭灵丹尖七个。捣汁点烧酒服。(《滇南本草》) |
| 用法 | 3~5钱;外用适量,鲜全草捣烂敷患处,或水煎浓汁洗患处。 内服:煎汤,3~5钱;捣汁或研末。外用:捣敷。 内服:煎汤,9-15g;或捣汁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