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石辣椒、九秋香、九树香、七里香、千里香、万里香、过山香、黄金桂、山黄皮、千只眼、满山香、月橘、五里香、水万年青、九里香、 |
出处 | 《岭南采药录》 |
来源 | 《中国药典》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 |
性状 | 九里香:嫩枝呈圆柱形,直径1~5mm,表面灰褐色,具纵皱纹。质坚韧,不易折断,断面不平坦。羽状复叶有小叶3~9片,多已脱落;小叶片呈倒卵形或近菱形,最宽处在中部以上,长约3cm,宽约1.5cm;先端钝,急尖或凹入,基部略偏斜,全缘;黄绿色,薄革质,上表面有透明腺点,小叶柄短或近无柄,下部有时被柔毛。气香,味苦、辛,有麻舌感。 千里香:小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,最宽处在中部或中部以下,长2~8cm,宽1~3cm,先端渐尖或短尖。 干燥茎细圆形,一般截成长3~6厘米的段,直径最大不超过7毫米;外表灰黄色,有细纵纹,栓皮剥落,露出肉色木质部;横切面中心颜色较淡,质坚硬。干燥叶带革质,卵形或椭圆形,长约2~7厘米,宽约1~3厘米,呈黄绿色,基部楔形,全缘,主脉在背面明显突出。叶柄极短。气香。 |
炮制 | 除去杂质,切碎。 |
性 | 温、小毒、 |
味 | 辛、苦、 |
归经 | 心、肝、肺、 |
功效 | 行气止痛、活血散瘀、除湿、行气、通窍、止痛、镇惊、祛风、活络、活血、消肿毒、麻醉镇痛、解毒消肿、 |
应用举例 | 1、跌打肿痛:鲜九里香叶、鲜地耳草、鲜水茴香、鲜山栀叶各等量,共捣烂,酒炒敷患处。 2、风湿骨痛:九里香、五色梅根、龙须藤各5钱,炖猪骨或浸酒服。 3、胃痛:(1)九里香叶粉、两面针粉各2份,鸡骨香粉、松花粉各1份,和匀,加黏合剂制成水丸如黄豆大。每服10~15丸,每日3次。(2)九里香叶3钱,瓦楞子(煅)1两,共研末,每次服1钱,每日3次。 4、流行性乙型脑炎:鲜九里香叶0.5~1两,鲜刺针草1~3两,水煎,分2~3次服(或用鼻饲)。如高热加大青叶1两,同上药煎服;抽搐频繁痰多者,另取九里香叶0.5~1两,捣烂用冷开水冲服。 5、手术麻醉:(1)九里香、两面针:用25%九里香注射液(使用时稀释1~2倍)和0.5%两面针注射液均作浸润麻醉。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均可。诱导时间,两面针2~6分钟,九里香10~20分钟。维持3~8小时。单独用九里香麻醉,对局部刺激较大,两药混合用,可减轻局部刺激。(2)取鲜九里香1斤,洗净,捣烂,加三花酒(或50%乙醇)1升,浸泡24小时,取滤液备用。用时直接涂于咽喉部粘膜表面,用于扁桃体挤切术,效果良好。涂后数分钟出现麻醉作用,药效持续10分钟左右。 治湿疹:九里香鲜枝叶,水煎,擦洗患处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 |
用法 | 6~12g。外用鲜品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 根、叶3~5钱(鲜品0.5~1两);外用适量,鲜叶捣烂敷患处。 内服:煎汤,3~6钱;或浸酒服。外用:捣敷。 |
注意事项 | 《广西中药志》:"阴虚火亢者忌用。"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