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搜山虎、搜山黄、 |
出处 | 《贵州民间药物》 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本品呈扁圆球形,直径1.5-3.5cm,厚1-1.5cm。表面黄棕色、棕褐色或暗棕红色;基部具须根痕或偶见残根;上面中央为1尖凸状顶芽,腋芽数个,较小,分列顶芽两侧而位于同一径向面上;全体尚见数个同心环状线纹,为鳞片痕,有时可 见残存的膜质鳞叶基部。体重脆而易碎,断面淡棕褐色或污白色,显粉性。气微,味辣刺舌。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:淡棕褐色。①表皮破片易察见,细胞多角形或稍长,长52-86μm,宽31-165μm,垂周壁平直或稍弯曲,气孔可见。②大型针状及狭条柱状结晶易察见,常折断,完整者长65-429μm。③薄壁组织碎块随处可见,细胞矩圆形、类圆形或近方形,长62-93μm,宽52-77μm,内含淀粉粒。④淀粉粒众多,多数为单粒,多面体形、类圆形或细小颗粒状,直径2-19μm;有时可见直径13-20μm、由多数单粒组成的复粒。⑤导管可察见,多数为螺纹。残存鳞片破片偶可察见,其表皮细胞狭长方形或有时端壁斜生,长156-325μm,宽25-39μm,可见气孔。 |
炮制 | |
性 | 凉、毒、 |
味 | 苦、辛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清热解毒、散瘀消肿、痈肿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痧症:搜山黄二钱。切碎,开水吞服。 ②治疮毒:搜山黄捣烂,拌蜂蜜等分,敷患处。 ③治咽喉红痛:搜山黄研末,加冰片少许,取一分吹喉中。 ④治弱症虚热:搜山黄五钱。煎水服。(性味以下出《贵州民间草药》) ⑤治腮腺炎:标杆花球茎在酒或水中磨成浓汁,外搽患处,每日二次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 1.治弱症虚热: 搜山黄五钱。煎水服。《贵州民间药物》2.治腮腺炎: 标杆花球茎在酒或水中磨成浓汁, 外搽患处,每日二次。 (《云南中草药》) |
用法 | 外用:捣敷患处或磨汁涂。内服:煎汤,3~5钱。 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酒磨或水磨汁涂,或捣敷。 |
注意事项 | 孕妇禁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