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踏天桥、山茄子、土恒山、水麻叶、胡椒树、金砂根、白茅茶、白花茶、野胡椒、山桂花、水光钟、杜茎山、 |
出处 | 《本草图经》
出自《本草图经》。 《本草图经》:杜茎山,生宜州,其苗高四五尺,叶似苦荬菜,秋有花,紫色,实枸杞子大而白。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茎类圆柱形,长短不一,表面黄褐色,具细条纹及疏生的皮孔。叶片多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、椭圆状披针形、倒卵形或长圆状卵形,长5-15cm,宽2-5cm,先端尖或急尖,基部楔形或圆形,边缘中部以上有疏齿。气微,味苦。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:上下表皮细胞扁方形,外壁角质化,偶见单细胞非腺毛。栅栏组织2列细胞,通过中脉,中脉下表皮内侧有厚角组织;中脉维管束周韧型,外侧围绕纤维束,薄壁组织中散在分泌腔。叶肉及薄壁细胞可见草酸钙簇晶及黄棕色内含物。 |
炮制 | |
性 | 寒、 |
味 | 苦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消肿、祛风、止血、利尿、祛风邪、祛风寒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水肿:杜茎山、泡桐、通草,水煎去渣,加豆腐一块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 ②治黄肿,腹水:杜茎山根、地茄子根、野黄麦菜、灯笼草各一两。水煎服,以绿壳鸭蛋为引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 ③治皮肤风毒:杜茎山根与白糖,煎服。(《广西植物名录》) ④止血,消肿痛:杜茎山茎叶,捣烂敷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 |
用法 | 根3~5钱;叶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 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捣敷。 内服:煎汤,15~3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或捣敷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