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蛙黾、蝈、蟹蟆、土蛙、蟆、蛤、蛤蟆、虾蟆、 |
出处 | 《本经》 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|
炮制 | 《雷公炮炙论》:"凡使虾蟆,先去皮并肠及爪子,阴干,然后涂酥炙令干,每修事一个,用牛酥一分,炙尽为度。" 《雷公炮炙论》:凡使虾蟆,先去皮并肠及爪子,阴干,然后涂酥炙令干,每修事一个,用牛酥一分,炙尽为度。 |
性 | 寒、无毒、 |
味 | 甘、辛、 |
归经 | 脾、心、 |
功效 | 痈肿、清热解毒、消积、健脾、助阳、健脾胃、补虚羸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瘰疬溃烂:黑色虾蟆一枚,去肠,焙、研,油调敷之。忌铁器。(《纲目》) ②治湿瘑:干虾蟆一个,烧灰,细研为末,以猪脂调,涂敷疮上,日三、五度。(《圣济总录》虾蟆灰涂敷方) ③治小儿患风脐及脐疮久不瘥者:烧虾蟆杵末敷之,日三、四度。(《外台》) ④治小儿口疮:虾蟆(炙),杵末敷疮上。兼治小儿蓐疮。(《子母秘录》) ⑤治小儿洞泄下痢:烧虾蜞末,饮调方寸匕服。(《子母秘录》) ⑥治小儿急疳:虾蟆一枚(去爪,烧作灰),熊胆(研)、麝香(研)、猪牙皂荚(去皮、子,炙)、白芜荑各一分。上五味捣研为末,炼蜜丸如绿豆大。每服五丸至七丸,米饮或温水下,日三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虾蟆丸) ⑦治蝮蛇螫伤;生虾蟆一枚,捣烂敷之。(《外台》) ①治瘰疬溃烂:黑色虾蟆一枚,去肠,焙、研,油调敷之。忌铁器。(《纲目》)②治湿GUA:干虾蟆一个,烧灰,纲研为末,以猪脂调,涂敷疮上,日三、五度。(《圣济总录》虾蟆灰涂敷方)③治小儿患风脐及脐疮久不瘥者:烧虾蟆杵末敷之,日三、四度。(《外台》)④治小儿口疮:虾蟆(炙),杵末敷疮上。兼治小儿蓐疮。(《子母秘录》)⑤治小儿洞泄下痢:烧虾蟆末,饮调方寸匕服。(《子母秘录》)⑥治小儿急疳:虾蟆一枚(去爪,烧作灰),熊胆(研)、麝香(研)、猪牙皂荚(去皮、子,炙)、白芜荑各一分。上五味捣研为末,炼蜜丸如绿豆大。每服五丸至七丸,米饮或温水下,日三服。 (《圣济总录》虾蟆丸)⑦治蝮蛇螫伤:生虾蟆一枚,捣栏敷之。(《外台》) |
用法 | 内服:入丸、散。外用:捣敷、研末掺。 外用:适量,捣敷或研末掺。内服:入丸、散,适量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