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白蒺藜、碱灰菜、麻落粒、大灰条、灰菜、藜、软蒺藜、 |
出处 | 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 出自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(1)中亚滨藜 胞果外被2片宿存苞片,直径0.4-1.4cm,土黄色或浅绿色。苞片为扁平扇形,有3条放射状隆起的主脉及网状细脉,无棘状突起,上部扇形,边缘波状或稍成5浅裂,基部渐细成短果柄。剥开两苞片露出扁圆形胞果1枚,呈棕色,直径约3mm。表面光滑,一侧有喙状突起。果皮与种皮均薄,剥开后呈淡黄色,富油质。气微弱,味微酸咸。 (2)西伯利亚滨藜 苞片基部具棘状、软棘状或疣状突起,但不刺手。(图3)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温、 |
味 | 苦、咸、微酸、 |
归经 | 肝、肺、 |
功效 | 祛风、活血、明目、清肝明目、消肿、通乳、清肝、祛风止痒、平肝明目、活血消肿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头痛头晕,目赤肿痛:软蒺藜、草决明、青葙子、菊花,水煎服。(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) ②治皮肤瘙痒,荨麻疹:软蒺藜、地肤子各适量,煎汤外洗。(《内蒙古中草药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1~3钱,外用:煎水洗。 内服:煎汤,3~9g。外用;适量.煎水洗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