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龙船花、后庭花、臭梧桐花、 |
| 出处 | 《纲目拾遗》 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 |
| 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|
| 炮制 | |
| 性 | 平、 |
| 味 | 苦、微辛、 |
| 归经 | 肝、肺、大肠、 |
| 功效 | 止痢、祛风、降压、 |
| 应用举例 | ①治风气头风:臭梧桐花阴干,烧存性为末。每服二钱,临卧酒下。(《医方集听》) ②止痢:来年臭梧桐花,煎汤服。(《纲目拾遗》) ③治疝气偏坠:鲜臭梧桐花五钱。捣烂泡酒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 ①治风气头风:臭梧桐花阴干,浇存性为末。每服二钱,临卧酒下。(《医方集听》)②止痢:隔中臭梧桐花,煎汤服。(《纲目拾遗》)③治疝气偏坠:鲜臭梧桐花五钱。捣烂泡酒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 |
| 用法 | 内服:煎汤,2~3钱;研末或浸酒。 内服:煎汤,5-10g;或研末;或浸酒。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