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乌泡天、八月泡、狗屎泡、羊鸟树、过江龙、乌泡、乌莓、乌莓、龙船乌泡、 |
| 出处 | 《湖南药物志》 出自《湖南药物志》。 |
| 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|
| 炮制 | |
| 性 | 无毒、凉、 |
| 味 | 涩、甘、 |
| 归经 | 脾、 |
| 功效 | 止血、利尿、止痛、解热、活血、清热利湿、活血止痛、 |
| 应用举例 | ①治流感:炮烙莓全草二两,水煎当茶饮。 ②治痢疾:炮烙莓根一两,算盘子根一两,地榆三钱,水煎服。 ③治淋病:炮烙莓五钱,海金砂一两,过山龙、杉树脂各五钱。水煎,冲酒服。 ④治小儿口糜:炮烙莓果、马桑果,捣汁,调清水涂口。 ⑤治劳伤吐血:炮烙莓根,水煎服。 ⑥治跌打损伤,刀伤:炮烙莓,研末,酒调敷;或鲜品捣敷。 ⑦治虫牙痛:炮烙莓嫩芽、蓖麻油、马蹄香,共捣烂敷牙。 |
| 用法 | 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捣敷。 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;果,捣汁涂;嫩芽捣敷。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