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腊莲、羊耳朵树、甜茶、大叶土常山、大叶老鼠竹、硬毛绣球、癞疠树、白常山、白花常山、鸡跨裤、土常山、 |
出处 | 《本草图经》 出自《本草图经》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干燥的根呈圆柱形,常分歧,弯曲不直,径5~20毫米,长10~30厘米不等。表面深黄棕色,有纵皱纹及支根痕;租皮除去者,呈淡黄色,有细纵纹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;断面黄白色。气微,味苦。
性状鉴别 (l)腊莲绣球 根圆柱形,常弯曲,有分枝,长约20cm,直径0.5-2cm。表面淡黄色或黄白色,外皮极薄,易脱落,脱落处露出黄色木部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,纤维性。气微,味辛、酸,有小毒。 (2)伞形绣球 根不规则圆柱形,长短不一,多分枝,长7-20cm,直径0.7-2.3cm。表面淡黄色或棕褐色,具细纵皱纹及支根痕,有时栓皮脱落而露出淡黄色木部。质坚硬,折断面黄白色,有菊花状纹理,粉性。气微,味微苦。 显微鉴别 (1)腊莲绣球根粉末特征:淡黄色。①螺纹导管民480μm,直径36-57.6μm。②油细胞多见,类球形,直径约9.6μm。③草酸钙针晶多成束,长19.2-52.8μm。④纤维众多,多成束,偶有散在,棕色,长约1200μm,直径19.2-62.4μm,壁较厚,胞腔明显。此外,可见薄壁细胞及棕色块。 (2)伞形绣球 根横切面:木栓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长方形木栓细胞。皮层菲薄,细胞类圆形,切向延长。韧皮部较薄,有草酸钙针晶束。木质部占根的4/5,导管大小不一,多为径向排列,射线宽3-4列细胞。 |
炮制 | |
性 | 凉、小毒、 |
味 | 辛、酸、 |
归经 | 脾、 |
功效 | 截疟、涤痰、和中、消积、消食、退热、解热毒、消食积、散肿毒、清热解毒、祛痰散结、 |
应用举例 | 治疟疾:土常山五钱,研细末,用鸡蛋一至三只,拌和后,煎成淡味蛋饼,在发冷前一小时吃完;或单用土常山叶一两,煎汁服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 |
用法 | 2~3钱。 内服:煎汤,3~5钱;或研末。 内服:煎汤,6-12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调擦;或煎水洗。 |
注意事项 | 胃寒者不宜。 胃寒者不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