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竹篙草、黄毛草、墙头竹、猫仔草、牛尾草、金丝茅、笔毛草、猴毛草、眉毛草、金黄草、胡毛草、猫毛草、牛毛草、竹叶草、笔仔草、 |
出处 | 《福建民间草药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 |
性状 | |
炮制 | |
性 | 凉、平、无毒、 |
味 | 甘、 |
归经 | 肾、脾、膀胱、 |
功效 | 利水、通淋、清热、凉血、除烦热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发热口渴,泄泻,热淋,血淋:鲜金丝草二至四两。煎汤内服。(《闽东本草》) ②治小儿烦热不解:金丝草一两。酌加开水炖服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 ③治糖尿病:金丝草二两,白果十二枚。酌加水煎服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 ④治白带:金丝草一两,银杏十四枚。水酌量煎服。(《闽东本草》) ⑤治梦遗泄精,白浊:鲜金丝草一至二两,鲜海金沙草七钱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 ⑥治小儿尿短:金丝草配灯心草、车前草、旱蓬草,煎服。(《广东中药》Ⅱ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