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木贼叶木麻黄、木贼麻黄、木麻黄、 |
| 出处 | 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 |
| 来源 | 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性状鉴别 枝条较长,主枝圆柱形,灰绿色或褐红色,小枝轮生,灰绿色,约有纵棱7条,纤细,直径0.4-0.6mm。节密生,节间长3-6mm,鳞叶7枚轮生,下部在白色 ,先端红棕色。枝条顶端有时有穗状雄花序和头状雌花序。节易脱落,枝条易折断,断面黄绿色。气微,味淡。 |
| 炮制 | |
| 性 | 温、 |
| 味 | 辛、微苦、 |
| 归经 | 肺、小肠、大肠、 |
| 功效 | 止咳、利湿、宣肺、行气止痛、温中止泻、 |
| 应用举例 | |
| 用法 | 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煎汤熏洗;或捣烂敷。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