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柳皮、柳白皮、 |
出处 | 《证类本草》 出自《证类本草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树皮呈槽状或扭曲的卷筒状,或片状。厚0.5-1.5mm,外表面淡黄色,灰褐色,有残留的棕黄色木栓,粗糙,具纵向皱纹及长圆形结节状疤痕;内表面灰黄色,有纵皱纹,易纵向撕裂。体轻,不易折断,断面裂片状。气微,味微苦、涩。 根皮表面深褐色,粗糙,有纵沟纹,栓皮剥落后露出浅棕色木部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。气微,味涩。 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:木栓层多已除去或有残留。皮层较窄,薄壁细胞类长圆形,有的含棕褐色物。韧皮部占大部分,散有韧皮纤维束和晶纤维,韧皮射线宽1列细胞。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簇晶和方晶。 |
炮制 | |
性 | 寒、无毒、 |
味 | 苦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祛风利湿、消肿止痛、止痛消肿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疟疾及风湿骨痛:柳枝去其木心及外面黄黑之粗皮,用其青色之皮,鲜用一两至一两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 ②治走注气痛,或风毒卒肿:白酒煮杨柳白皮,暖熨之。(《姚僧坦集验方》) ③治妇女乳痈妒肿:削柳根皮,熟捣,火温,帛囊贮,熨之,冷更易。(《肘后方》) ④治风虫牙痛:杨柳白皮,卷如指大,含咀,以汁渍齿根,数过。(《古今录验方》) ⑤治汤火所灼,未成疮者:柳白皮细切,以猪膏煎以涂之。(《肘后方》) ⑥治汤火灼成疮:柳皮烧灰,以粉涂之。(《肘后方》) ⑦治中耳炎:柳树皮(烧存性)二钱,枯矾、冰片各一钱。共研细面,吹耳。(内蒙古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1~2两。外用:煎水冼、酒煮或炒热温熨。 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、酒煮或炒热温熨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