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西延胡索、延胡索、元胡、新疆延胡索、 |
出处 | 明代陈嘉谟《本草蒙筌》延胡索附图有西玄胡索,无说明。李中立《本草原始》指出:"西玄胡索外黑内黄。"新疆在西陲,当地确有多种其功能与延胡索相近的紫堇属植物的块茎可供药用,均应属西延胡索的范畴。 |
来源 | 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1.性状鉴别 (1)灰叶延胡索 块茎不规则圆球形或长球形,直径5-10mm。表面黄棕色,略有皱缩的网状纹理;外皮未脱落者显褐色,皱缩;底部微凹状有根痕,上部有茎痕。质坚硬,断面黄绿色。气微,味苦。 (2)长花延胡索 块茎不规则球形或长球形,直径5-10mm。表面灰色,有不规则网状细皱纹,有的外皮未脱落而显褐色,干后皱缩;底部有根痕,上部有茎痕。质坚硬,断面黄白色。气微,味苦。 (3)对叶延胡索 块茎不规则扁球形,底部多成4-6瓣状,直径10-30mm或更大。表面灰色,有不规则网状细皱纹,外皮未脱落者显黄褐色或橙黄色,皱缩;底部平截,有根痕,上部有脐状茎痕,质坚硬,断面淡黄色。气微,味苦。 2.显微鉴别 块茎横切面:(1)灰叶延胡索 皮层细胞10余列,淡黄色,扁平;外侧常有4-6列下皮厚壁细胞,类长方形或多角形,扁平,呈长连珠状,木化,具细密纹孔。韧皮部宽广,筛管群散在。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-6个成群。髓宽广。本品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。 (2)长花延胡索 皮层细胞10余列,淡黄色,扁平;外侧常有4-8列下皮厚壁细胞,类长方形,呈连珠状,木化,具细密纹孔。韧皮部宽广,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-4个成群。髓宽广。本品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。 (3)对叶延胡索 皮层细胞10余列,淡黄色,扁平;外侧常有3-5列下皮厚壁细胞,类多角形,木化,呈长连珠状增厚,纹孔稀疏。韧皮部宽广。木质部导管成辐射状排列,导管3-4个成群。髓较大,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。 3.粉末特征:(1)灰叶延胡索①淀粉粒单粒类球形或长球形,直径4-12μm,脐点点状、星状、短缝状或人字形,位于中央或偏向一端;复粒由2-3分粒组成。②下皮厚壁细胞成片或单个散在,黄棕色,不规则长方形或多角形,直径44-111μm,壁厚2-4μm,呈长连珠状,木化,纹孔细点状,较密集。③石细胞(块茎凹陷部位)多单个散在,黄绿色,类长方形,直径13-28μm,长44-70μm,壁厚5-16μm,孔沟较长,纹孔稀疏,胞腔狭小,④导管主为螺纹和网纹导管,直径12-28μm。 (2)长花延胡索①淀粉粒单粒类球形或类三角形,直径为6-24μm,脐点点状、星状、短缝状或人字形,位于中央或偏向一端;复粒由2-3分粒组成,3分粒者有的分粒大小相差悬殊。②下皮厚壁细胞成片或单个散在,淡黄色,长方形,直径49-93μm,壁平直,厚2-3μm,呈连珠状,木化,纹孔细点状,密集。③石细胞(茎痕处)黄绿色,长条形,直径7-15μm,长24-66μm,壁厚2-9μm,孔沟较短,胞腔狭小。④导管主力螺纹和网纹导管,直径11-29μm。 (3)对叶延胡索 ①淀粉粒主为复粒。单粒类球形,直径为4-16μm,脐点星状、点状、短缝状或人字形,位于中央或偏向一端;复粒由2-4分粒组成。②下皮厚壁细胞淡黄色长方形或类多角形,直径15-70μm,厚3-4μm,木化,长连珠状增厚,纹孔细点状,稀疏。③石细胞(块茎凹陷处)黄棕色,类三角形或类长方形,直径18-31μm,长18-57μm,壁不均匀增厚,一面壁较薄,无孔沟或极短,其余壁厚2-9μm,孔沟明显,胞腔大,纹孔散在或聚合于壁较薄处。④导管主为螺纹和网纹导管,直径8-29μm。 |
炮制 | |
性 | 温、 |
味 | 辛、苦、 |
归经 | 肝、脾、 |
功效 | 痛经、行气止痛、活血散瘀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3-10g;研末,1.5g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