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牛、水牛、牛骨、 |
出处 | 《纲目》 出自《本草纲目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,前肢骨:肱骨骨体扭曲,无髁上孔;尺骨、桡骨愈合,尺骨弯曲;掌骨1块,内体长,另一块明显退化。后肝骨:股骨骨体中央圆柱状,远端呈三棱形;胫内发达;腓骨退化;骨1个,内体长,另1退化。髌骨窄长形,上缘宽,下渐尖,内侧有一大隆起,质地坚实而重。前后肢骨断面骨髓腔大。气微膻。 |
炮制 | |
性 | 温、无毒、 |
味 | 甘、 |
归经 | 心、肾、大肠、 |
功效 | 敛疮、截疟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水谷痢疾:牛骨灰同曲炒,等分,为末,饮服方寸匕。(张文仲) ②治鼻中生疮:牛、狗骨烧灰,以腊月猪脂和敷之。(《千金方》) ③治疳疮蚀入口鼻:牛骨烧灰,同猪脂涂。(《十便良方》) |
用法 | 内服:烧存性入散剂。外用:烧存性调敷。 内服:烧存性入散剂,3-5g。外用:适量,烧存性调敷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