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沙糖、紫沙糖、黑沙糖、红糖、片黄糖、黄糖、赤沙糖、 |
出处 | 《随息居饮食谱》 出自《随息居饮食谱》。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|
炮制 | |
性 | 温、无毒、 |
味 | 甘、 |
归经 | 脾、肝、胃、肺、大肠、 |
功效 | 缓肝、活血、补脾、和中、和血、杀虫、散寒、润肠、止痛、补中、暖胃、舒筋、解酒毒、润心肺、活血散瘀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下痢噤口:沙糖半斤,乌梅一个。水二碗,煎一碗,时时饮之。(《摘元方》) ②治痘不落痂:沙糖调新汲水一杯服之;白汤调服亦可,日二服。(《纲目》) ③治上气喘嗽烦热,食即吐逆:沙糖、姜汁等分,相和,慢煎二十沸,每咽半匙。(《纲目》) ④治食韭口臭:沙糖解之。(《摘元方》) ⑤治虎伤人疮:水化沙糖一碗服,并涂之。(《摘元方》) ⑥治火烧、水烫:赤沙糖瓦上煨,研末,菜油调敷。(《中医杂志》(20):6,1966) |
用法 | 内服:开水、酒或药汁冲化,3~5钱。外用:化水涂或研末敷。 内服:开水、酒或药汁冲10-15g。外用:适量,化水涂;或研敷。 |
注意事项 | 有痰湿者不宜服。 ①《食疗本草》:"多食损齿,发疳匿,不可长食之。" ②《本经逢原》:"助湿热,不可多食。" 湿热中满者及儿童慎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