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沙虫、沙蚕、海蝗蚓、禾虫、 |
出处 | 《纲目拾遗》 出自《纲目拾遗》:禾虫,闽、广、浙沿海滨多有之,形如蚯蚓,闽人以蒸蛋食,或作膏食,饷客为馐,云食之补脾健胃。《广志》,夏暑雨,禾中蒸郁而生虫,或稻根腐而生虫。大者如箸许,长至丈,节节有口,生青,熟红黄,霜降前禾熟,则虫亦熟。以初一、二及十五、六乘大潮断节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|
炮制 | |
性 | 温、无毒、 |
味 | 甘、 |
归经 | 胃、脾、 |
功效 | 补脾胃、利湿、补气、暖胃、益气血、利水消肿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5-10条。 |
注意事项 | ①《纲目拾遗》:"疮疡勿食,能作脓。" ②《本草求原》:"发疮疥。有湿食之则腹滞痛。喘嗽人忌。" 疮疡勿食,能作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