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山楂、山楂果、台湾苹果、山仙查、涩梨、 |
出处 | |
来源 | 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,本品果实球形,直径4-5.5cm,表面棕红色或棕褐色,具细纹,无斑点;顶端隆起,有宿萼,萼片反卷。干品为类圆形切片,直径1.5-4.2cm,厚0.3-1cm。外皮棕红色至紫棕色,有细皱纹,边缘略内卷。果肉厚0.4-1.2cm。淡棕红色,中部横切片可见5个子房室,每室具种子2粒。种子皮薄而易碎,但种子多脱落而中空。顶部切片可见管状突起的宿存萼筒,有微柔毛或无毛。有的切片可见残存的果柄。气微,味酸、微涩。 |
炮制 | |
性 | 微温、 |
味 | 涩、甘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导滞、消食、理气健脾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果9-15g;果炭6-15g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