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红杷子、天烛子、红枸子、南竹子、钻石黄、天竺子、南天竹子、 |
出处 | 《纲目拾遗》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 1.《竹谱详录》:蓝田竹,在处有之,人家喜栽花圃中。本身上生小枝,叶叶相对而颇类竹。春花穗生,色白微红,结子如豌豆,正碧色,至冬色惭变如红宝颗,圆正可爱,腊后始雕。世传以为子碧如玉,取蓝田种玉之义,故名。或云,此本是南天笠国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干燥果实,近球形,直径6~9毫米,外表棕红色或暗红色,光滑,微只光泽,顶端宿存微突出的柱基,基部留有果柄或其残痕。果皮质脆易碎。种子扁圆形,中央略凹。昧酸涩。以干燥、色红、完整者佳。
性状鉴别 浆果球形,直径6-9mm,表面黄红色、暗红色或红紫色,平滑,微具光泽,有的局部下陷,先端具突起的宿存柱基,基部具果柄或其断痕。果皮质松脆,易破碎。种子两面三刀粒,略呈半球形,内面下凹,类白色至黄棕色。气无,味微涩。 以粒圆、色红、光滑、种子色白者为佳。 显微鉴定 粉末特征:①石细胞众多,无色、淡黄色、棕黄色;类圆形、椭圆形或类方形,长径15-30um,壁厚3-10um,孔沟明显。②果皮表皮细胸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。另有小形螺纹螺纹导管,直径8-12um。 |
炮制 | |
性 | 毒、平、 |
味 | 酸、甘、苦、 |
归经 | 肝、肺、 |
功效 | 敛肺、明目、止咳、止泄、解肌、提神、强筋、平喘、乌须、清肝、益气、活血、清肝火、敛肺止咳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小儿天哮:经霜天烛子、蜡梅花各三钱,水蜒蚰一条。俱预收,临用水煎服。(《三奇方》) ②治百日咳:南天竹干果实三至五钱。水煎调冰糖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 ③治三阴疟:南天竹来年陈子,蒸熟。每岁一粒,每早晨白汤下。(《集验方">文堂集验方》) ④治下疳久而溃烂,名蜡烛疳:红把子烧存性一钱,梅花冰片五厘。麻油调搽。(王玷桂《不药良方》) ⑤解砒毒,食砒垂死者:南天竹子四两,擂水服之。如无鲜者,即用于子一、二两煎汤服亦可。(《纲目拾遗》) ⑥治八角虱:红杷子同水银捣烂擦之。亦可浸酒,去风痹。(《纲目拾遗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2~5钱;或烧存性研末。外用: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涂。 内服:煎汤,6-1g;或研末 |
注意事项 | 外感风寒咳嗽不宜。 外感咳嗽初起慎服。本品有毒,过量服用,能合中枢神经系统兴奋,产生痉挛。严重时,可导致呼吸中枢麻痹,心力衰竭而死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