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广扁线、捆仙绳、血水草根、 |
| 出处 | |
| 来源 | 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1.性状鉴别 根茎细圆柱形,弯曲或扭曲,长可至50cm,直径1.5-5mm。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,平滑,有细纵纹,节间长2-5cm,节上着生纤细的须状根。质脆,易折断,折断面不平坦,皮部红棕色,中柱淡棕色,有棕色小点(维管束)。气微,味微苦。 2.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:表皮细胞扁小,有的可见单细胞毛。皮层宽广。外韧型维管束数个,排列成环状。韧皮部外侧有新月形纤维束。束内形成层隐约可见。木质部有十至数十个导管。髓较大。髓射线宽。本品皮层及髓部散有乳汁管,直径40-90μm,有时可见黄色或白色油滴状分泌物。 |
| 炮制 | |
| 性 | 凉、小毒、 |
| 味 | 辛、苦、 |
| 归经 | |
| 功效 | 清热解毒、散瘀止痛、 |
| 应用举例 | |
| 用法 | 内服:煎汤,5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烂敷;或研末调敷。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