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花上花、大红花、土红花、大红牡丹花、吊钟花、吊丝红花、木花、朋红、公鸡花、佛桑花、贼头花、紫花兰、状元红、扶桑花、 |
出处 | 《纲目》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。 《本草纲目》:扶桑,产高方,乃木槿别种,其枝柯柔弱,叶深绿,微涩如桑,其花有红、黄、白三色,红色者尤贵,呼为朱槿。东海日出处有扶桑树,此花光艳照日,其叶似桑,因以比之,后人讹为佛桑,乃木槿别种,故日及诸名,亦与之同。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本品皱缩成长条状,长5.5-7cm。小苞片6-7枚,线形,分离,比萼短。花萼黄棕色,长约2.5cm,有星状毛,5裂,裂片披针形或尖三角形;花瓣5,紫色或淡棕红色,有的为重瓣,花瓣顶端圆或具粗圆齿,但不分裂。雄蕊管长,突出于花冠之外,上部有多数具花药的花丝。子房5棱形,被毛,花柱5。体轻,气清香,味淡。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寒、无毒、 |
味 | 甘、涩、 |
归经 | 心、肝、肺、脾、 |
功效 | 凉血、痈肿、解毒、清肺、补血、化湿、化痰、清肺热、凉血解毒、 |
应用举例 | 治痈疽,腮肿:扶桑叶或花,同白芙蓉叶、牛蒡叶、白蜜研膏敷之。(《纲目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1~3钱(鲜者0.5~1两)。外用:捣敷。 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