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绒祖刺、洋梅花刺根、洋梅花刺根、鸭皂树根、 |
| 出处 | 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 出自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 |
| 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|
| 炮制 | |
| 性 | 寒、 |
| 味 | 苦、酸、 |
| 归经 | 肝、肺、 |
| 功效 | 消炎、消痈排脓、截疟、排脓、收敛止血、清热解毒、祛风除湿、 |
| 应用举例 | ①治肺结核:鲜鸭皂树根茎五至八钱,水煎服,体弱者可酌加豆腐或鸡、鸭,日服一次。 ②治结核性脓痈:鲜鸭皂树根二两。脓稀者加鸡、鸭炖服,脓稠者加豆腐炖服。 ③治风湿性关节炎:鲜鸭皂树根二两,炖鸡(或鸭、豆腐)服。(选方出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) ①治肺结核:鲜鸭皂树根茎五至八钱,水煎服,体弱者可酌加豆腐或鸡、鸭,日服一次。②治结核性脓痈:鲜鸭皂树根二两。脓稀者加鸡、鸭炖服,脓稠者加豆腐炖服。③治风湿性关节炎:鲜鸭皂树根二两,炖鸡(或鸭、豆腐)服。(选方均出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) |
| 用法 | 内服:煎汤,9-15g;外用:适量,或研末调敷。 |
| 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