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牛涎、牛、水牛、牛口涎、 |
出处 | 《本草拾遗》 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 |
味 | 甘、 |
归经 | 胃、肝、 |
功效 | 和胃、明目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噎膈反胃:㈠牛涎、好蜜各半斤,木鳖子三十个(去皮、油,为末)。入铜器熬稠,每以两匙和粥与食,日三服。(《普济方》千啭丹)㈡糯米末,以牛涎拌作小丸,煮熟食。(《集成方》) ②治疣目:牛口中涎数涂自落。(《千金方》) ③治目睛损伤:牛涎,日二点,避风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 |
用法 | 内服:适量,调服;或入膏、丸。外用:适量,涂敷或点眼。 |
注意事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