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名 | 山乌桕叶、 |
| 出处 | 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 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 |
| 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| 性状 | 性状鉴别 叶片菱状卵形,长3-9cm,宽2.5-5cm,先端长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上面暗绿色,微有光泽,下面黄绿色,基部有密腺1对。气微,味苦。有小毒。 |
| 炮制 | |
| 性 | 温、小毒、 |
| 味 | 苦、 |
| 归经 | 肝、肺、 |
| 功效 | 利湿、痈肿、解毒、活血、 |
| 应用举例 | ①治毒蛇咬伤:山乌桕叶、紫背金牛等分。共捣烂,敷患处四周。 ②治青竹蛇咬伤:生山乌桕叶四两,一半生嚼服;一半捣烂,敷患处四周。 ③治妇女乳痈:山乌桕叶适量,砂糖少许。共捣烂,敷患处。(选方出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) |
| 用法 | 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或煎水洗。 |
| 注意事项 |